不错的假期,我想。
没有回家,想完全拥有一段自己的时间。
租房也不难,中介市场非常完善,一半房租的中介费。从窗户向外可以看到南湖,偶尔有船漂着;没有令人苦恼的邻居,大家各安其事。
一般在六点钟起床,不是的话说明昨晚的睡眠有问题,调整后逐渐稳定到了这一时间。早餐会煮个鸡蛋,再沏碗麦片,加点坚果,窗外的公路上车逐渐多了起来,冷色调衬着。
重新捧起《古文观止》,上次是在两年前。喜欢它的语言,有音调与思想,简洁干净。巴金说他的文章功底儿全靠小时背的一百多篇古文,如此不免遗憾未早点喜欢上古文。
带上需要的物品,离开家。放弃了双肩包,已经厌倦了沉重。斜挎包与PDF就很好,下学期的书本费估计也可以省掉了。
阳光撒射,早晨的事物清晰明快,太阳也还算温柔。
从北校门到图书馆的路严格来说是直角分明的,但是也可以找到斜边——东运动场,急待维护,表层有许多脱落的小石子(喜欢溜进你的鞋里),跑道的弹性也丧失殆尽,但早晨与晚上仍有许多人在这儿休闲。
考虑买辆代步工具,电动车还是自行车?自行车,因为我看到了一位女生骑着自行车而过。多次回想这个场景为什么这么持久,我将之归结为动态美。
学校的图书馆假期八点开门,已经有许多学生在等着了。虽说要清理学生的物品,可是桌子上下仍没见少,与高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去年来这时看到如此光景,想到自己可能也要参与其中,不免有些难过。但会有不同的,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,我想。
虽说是图书馆,找书却从没有简单过,明明检索系统说书在那,书架却说没有,你也就没办法了。多次后,就放弃了读图书馆的书。
临到中午,回家,放弃了在外面进食,包括学校的食堂。自己做也没什么麻烦的,食材很方便购买。买的一般是新鲜的蔬菜,不会有深加工的产品,也没有主食,越少加工越好。清淡的三餐。
不远处有一个小区,主要成了人们闲逛的地方。虽说环境差点,却是个体验烟火气的好地方。在傍晚,有许多小摊贩,多是吃的。我去过两次,不是为了吃东西(虽说一般也免不了),是获得许多普普通通的生命在周围的感觉。
夜晚,散射的光彩与黑幕交织,川流不息的车辆化为一道道流光,宣告城市的不息,闲逛的都市人赋予城市生命……估计可以在其中快乐的走着,融入其中,随之呼吸……向窗外望去的我想,伴着喜欢的曲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