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片笔记

2022.05.08

自上而下的分类法

一般来说,我们习惯于自上而下地组织笔记,如将“边际成本”记入“经济学——微观经济学”,将“自然选择”记入“生物学——进化论”。类似的是对于书籍尤其是教材的摘录: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的框架将每一章、每一节的知识点按照原有的顺序抄写在笔记本上,学校对于此方法也乐此不疲地鼓励支持(如笔记大赛),我见过许多照此方法制作出的精美笔记。

自上而下的分类法

但是,请问一问自己,这样的笔记你在除了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以外看过吗?如果你的希望就是通过考试,这篇文章看到这你也就可打住了;如果你的希望是真正的理解运用你所记录的知识,那么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就如同将知识丢进垃圾桶。

这种方法适合于组织材料,大量记忆,如考试前的集中复习;明确地要寻找一个知识时帮助我们迅速寻找。但是想理解运用知识的人也为此所困,知识整整齐齐地分布,枯燥乏味地堆砌,一个知识点需要深入三四层才可得到(其实这种方法运用的就是“层级系统理论”,但它超出了本文的范围,不再赘述)。它使得身处不同类别的知识得不到接触,如,你如何在这种方法下发现经济学“边际成本”和生物学“自然选择”的联系?它们确实有联系。可惜,自上而下的分类法人为地阻断了它们的联系。

卡片笔记

我们需要的是知识间的融会贯通,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,用新的知识解释旧的知识,寻找到新的思路。幸运的是,已经有了一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笔记方法——卡片笔记。

卡片笔记由尼克拉斯·卢曼发明,他将之运用于他的社会学研究中,并取得了丰厚成就。

顾名思义,卡片笔记将单张“卡片”作为载体,而非厚厚的笔记本。不过,如今我们连纸质卡片都不需要了,而可以采用更加方便的软件,不过,我们仍将其称为“卡片笔记”。

在这里,我使用的是Obsidian,它是全平台的免费软件,再搭配上同步软件坚果云FolderSync,你可以在手机、电脑、平板上连续记录。当然,符合卡片笔记方法的软件有许多,你可以自行挑选。

每张卡片记录一个知识点,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,在软件中就是一个文件。注意,卡片必须简短,它记录的是元知识。

卡片笔记重要的一点是不同笔记间的关联,如下图所示:

链接

如何建立关联?在软件中你可以使用”链接“的形式。Obsidian使用的是Markdown语法,在笔记a中输入“[[b]]”,笔记a就链接到了笔记b,打开关系图谱,你可以看到:

如果你在记录b时,冒出了想法c,你可以在b中输入“[[c]]”,当你在阅览模式的b中点击c时,软件会进入自动创建的新笔记c中,这非常方便。

Obsidian拥有众多功能和插件扩展,你可以自行探索。但要记住,这一切都服务于你的笔记,切不可忘了正事!

记录新笔记时,你必须考虑它和原有的笔记的关联,以便建立链接,这促使你不断去回顾、用新的知识去看待原有的知识。

随着笔记的增多,链接也越来越多,比如:

笔记的增多使你不断遇到自己过去记录的想法,有时这种遇见会使你惊奇,而这就是你给自己的回报——复利。

这些无严密结构的笔记如同一朵云彩的组成部分,你可以将之随意的组合、连接,生成奇妙的形状;它们也像大脑的神经元,有的神经元与其它神经产生大量联系,有的还有待发掘……

自下而上

卡片笔记使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,当关于一个问题或领域的知识足够时,你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卡片,上面记录着原有相关知识的链接,将其作为一个主题的切入点;或者看看还缺少什么知识而主动去补全;最后可以将之提取组成一篇文章。

结语

对于写作和研究,它绝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,相反,它需要你以往的积累与思考,你记录的卡片笔记绝对大有帮助。

有必要提醒一下,卡片笔记中记录的都是永久笔记,并且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。对于日常中的想法或遇到的有用知识,你可以记录于随身携带的本子或者手机备忘录中,在当天的晚上再进行集中的整理并放入”卡片笔记盒”中。

当然,以上所讲的前提是你有记笔记的习惯,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工作中,否则,再好的工具也无济于事。当你的生活有一套协调一致的工具时,它们将组合发挥巨大的作用。


后记:了解更多卡片笔记的信息,可访问网站:zettelkasten.de。关于软件的选择,我已经放弃了 Obsidian 而使用 Zettel Notes(安卓端),后者更为简单,也更贴合卡片笔记的宗旨。

发表评论